1.漏斗式思維、結果導向很重要
獵頭的收入與結果掛鉤,每年的Quota決定你的基本收入,銷售業績決定你的獎金數額,而你用來創造這個結果的成本有且只有時間!
一天工作8-10小時,一周五天,一年52周,拋開各種休假,有效的工作時間大概是2000小時。那么這2000小時用來服務什么樣的客戶,面試哪些候選人,看哪些深度好文,讀哪些必讀書目,都應源于對結果的規劃。
如果一年要做100萬的業績,以你的能力服務的是平均收費8萬的案子,那么需要12.5個offer,按成功率1:3計算,需要運作37.5個職位,每個職位推薦5個候選人,一共要推薦187.5個候選人,假如平均打10個電話能推薦出去一個候選人報告的話,你需要打出1865個電話。同理可以推算需要BD客戶的數量,和打出去的BDcall的數量。由此可以計算出每天的工作量。
漏斗式思維是我認為最重要的獵頭工作思維之一。
在靠聰明賺錢之前,先得靠勤奮賺錢。沒有這些基于結果倒推出來的工作量積累,不可能有好的結果。lucky case意味著不可持續,忘掉情懷吧,腳踏實地,目標導向才是王道。
當結果導向的思維形成,那些工作中產生的情緒、糾結、雙方的爭執,都會被放在一邊,那些都是干擾,如果順著干擾走進了死胡同,那浪費的時間只能自己買單。
2.nothing is impossible,敢于付諸實現
做獵頭最初的日子里,我每打一個電話前,都要想很多,未邁腳已經被自己的思維絆倒。
后來的經歷告訴我,沒什么不可能的,只要你敢想并付諸實施。寫著合伙人title的候選人也會考慮外部機會,因為可能正和創始人鬧別扭,合作后才發現價值觀不同;現金減半期權補的offer并不一定談不成,關鍵看創始人的人格魅力和候選人的求職動機;候選人入職后半個月要離職說老板沒有兌現承諾,沖到客戶辦公室拉著客戶和候選人坐下來談清楚,候選人后來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五年多;客戶找了兩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候選人的崗位,換了一種尋訪思路,兩個月解決,并且客戶在尋訪過程中主動提供候選人線索……
這些都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情,如果不是因為看似不可能最后卻做到了,我也無法相信“nothing is impossible”的意義。
3.持續學習,鍛煉溝通
關于學習,心態和能力都很重要,能力可以提升,心態一定要夠開放,始終保持好奇,沒什么是學不會的。
生活中,我也喜歡學,學烘培,學育兒,并且樂于分享自己所學給身邊人,教學相長,分享才是最好的學習。
再說溝通,獵頭的工作有海量溝通,前面計算過了,獵頭80%的工作時間在溝通。
溝通,而不是表達。兩者的區別是溝通是雙向的,了解對方并讓對方明白自己,最后達成一致的目標,才是溝通。做獵頭這十年,可以說溝通是我練就的最強本領。生活中跟孩子老師溝通,跟難纏的物管溝通,家人重病與醫生的溝通,等等,這些對以前的我來說有難度的事情,這些年變得越來越容易,因為聆聽、提問、回應的技能都被工作歷練得越來越精進。
作者:獵萌E姐
鏈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51724163/answer/2100231448
來源:知乎
著作權歸作者所有。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。